分享46个麦肯锡分析与思考框架,你了解几个?

麦肯锡公司的分析与思考框架帮助企业在战略规划、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等方面提供系统的方法。以下是46个麦肯锡常用的分析与思考框架及其详细说明:

  1. MECE原则(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)

    • 确保分析时各个部分互不重叠且全面覆盖。
  2. SWOT分析(Strengths, Weaknesses, Opportunities, Threats)

    • 评估企业的内部优势、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。
  3. 波特五力分析(Porter’s Five Forces)

    • 分析行业竞争态势:新进入者威胁、替代品威胁、供应商议价能力、客户议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竞争强度。
  4. BCG矩阵(Boston Consulting Group Matrix)

    • 根据市场增长率和市场份额划分企业的产品组合:明星产品、问题产品、现金牛产品和瘦狗产品。
  5. PEST分析(Political, Economic, Social, Technological)

    • 分析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。
  6. 价值链分析(Value Chain Analysis)

    • 识别企业的各项活动并评估其对企业价值的贡献。
  7. 平衡计分卡(Balanced Scorecard)

    • 从财务、客户、内部流程、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评估企业绩效。
  8. 波士顿矩阵(Boston Matrix)

    • 类似BCG矩阵,用于企业产品和业务单位的战略管理。
  9. 三层次战略分析(Three Levels of Strategy)

    • 企业战略、业务单位战略和职能战略。
  10. 鱼骨图(Ishikawa Diagram)

    • 又称因果图,用于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。
  11. 市场细分(Market Segmentation)

    • 根据不同的客户特征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部分,以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。
  12. 七步问题解决法(Seven Steps of Problem Solving)

    • 定义问题、分析问题、提出方案、选择方案、实施方案、评价结果和反馈改进。
  13. 客户旅程图(Customer Journey Mapping)

    • 记录客户在购买过程中的每个接触点和体验。
  14. 波特钻石模型(Porter’s Diamond Model)

    • 分析国家或地区在特定产业中的竞争优势。
  15. Kano模型(Kano Model)

    • 识别和分类客户需求,衡量产品特性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。
  16. 麦肯锡 7S 模型(McKinsey 7S Model)

    • 评估组织的7个要素:策略(Strategy)、结构(Structure)、系统(Systems)、共同价值观(Shared Values)、风格(Style)、员工(Staff)、技能(Skills)。
  17. PESTLE分析(Political, Economic, Social, Technological, Legal, Environmental)

    • 在PEST基础上增加法律和环境两个维度的分析。
  18. 波特价值链(Porter’s Value Chain)

    • 进一步细化和分析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。
  19. 风险矩阵(Risk Matrix)

    • 评估和管理风险,根据影响和发生概率进行分类。
  20. STP模型(Segmentation, Targeting, Positioning)

    • 市场细分、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。
  21. OKR(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)

    • 设定和跟踪目标及其关键结果。
  22. SMART目标(SMART Goals)

    • 确保目标具体(Specific)、可衡量(Measurable)、可实现(Achievable)、相关(Relevant)和有时限(Time-bound)。
  23. 波特四象限(Porter’s Generic Strategies)

    • 低成本、差异化、集中化低成本和集中化差异化四种竞争战略。
  24. 客户价值模型(Customer Value Model)

    • 分析客户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价值。
  25. 六顶思考帽(Six Thinking Hats)

    • 通过六种不同的思考方式来全面看待问题。
  26. 5C分析(5C Analysis)

    • 分析五个关键领域:公司(Company)、客户(Customers)、竞争对手(Competitors)、合作伙伴(Collaborators)、环境(Context)。
  27. 麦肯锡增长金字塔(McKinsey Growth Pyramid)

    • 提供企业增长的策略框架。
  28. 双因素理论(Two-Factor Theory)

    • 识别激励和保健因素,管理员工满意度和动机。
  29. 产品生命周期(Product Life Cycle)

    • 产品的引入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和衰退期。
  30. 竞争优势模型(Competitive Advantage Model)

    • 通过成本优势或差异化来实现竞争优势。
  31. 客户赢利分析(Customer Profitability Analysis)

    • 评估客户为企业带来的利润。
  32. 战略群组图(Strategic Group Mapping)

    • 分析行业内的不同战略群组及其竞争态势。
  33. 七零矩阵(Seven Zero Matrix)

    • 分析企业在不同业务领域的市场地位。
  34. GE矩阵(GE Matrix)

    • 评估业务单位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强度。
  35. 合并整合模型(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tegration Model)

    • 规划和实施企业合并后的整合工作。
  36. 供应链分析(Supply Chain Analysis)

    • 评估和优化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。
  37. 波特五力模型增强版(Enhanced Porter’s Five Forces)

    • 增加对动态变化和全球化因素的分析。
  38. 四象限分析(Four Quadrants Analysis)

    • 将问题或机会划分为紧急重要、紧急不重要、非紧急重要和非紧急不重要四个象限。
  39. 产品/市场扩展矩阵(Product/Market Expansion Matrix)

    • 市场渗透、市场开发、产品开发和多元化。
  40. 价值曲线(Value Curve)

    • 通过竞争因素的表现绘制出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价值曲线。
  41. 战略时钟(Strategic Clock)

    • 评估不同的市场竞争策略。
  42. 麦肯锡影响力矩阵(McKinsey Influence Matrix)

    • 分析和管理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。
  43. 市场吸引力/竞争优势矩阵(Market Attractiveness/Competitive Advantage Matrix)

    • 评估业务单位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优势。
  44. 平衡记分卡(Balanced Scorecard)

    • 综合考虑财务、客户、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方面的绩效。
  45. 战略布局模型(Strategic Layout Model)

    • 规划和实施企业的战略布局。
  46. 愿景和使命(Vision and Mission Statements)

    • 定义企业的愿景和使命,指导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。

这些框架帮助企业从不同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,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战略,提高整体竞争力。


文章中提到的工具包在社群里都能搜索到。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上一篇 2024年5月30日 下午5:01
下一篇 2024年7月19日 下午3:48

相关文章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1641993361-wxqrcode